食品級碳酸鈣生產過程中的廢水處理與循環利用
2021-10-27
食品級碳酸鈣通常是將石灰石煅燒后再進行消化、碳化、最后經過濾、干燥解聚制得。由于食品級碳酸鈣在生產過程中的過濾水含有鈣、鎂、鐵等金屬離子,和復分解反應產生的碳酸根離子,若該過濾水不經過處理直接用于再消化,則會影響后期的碳化反應,所以目前該過濾水不能作為消化用水,只能在達到國家工業污水處理后的排放標準才能排外。
廢水生化處理的工藝流程和原理如下:
(1)利用格柵去除較大雜質及漂流物即預處理
(2)在調節池調節污水的ph值到7~9,水溫不超過35度,均衡水質
(3)在混凝池中加入混凝劑PAC,使廢水中的膠體物質及細小的懸浮液與之反應生成絮狀物
(4)在絮凝池投入絮凝池PAM,絮狀物在助凝劑作用下生成礬花。
(5)絮凝池的污水流入一級沉淀池,上層清液自流進入厭氧池生化處理系統,下部污泥有泥斗收集后排入污泥池,COD含量下降至800ml/L
(6)在厭氧池中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經水解、發酵、產酸和產甲烷階段降為小分子有機物,COD含量下降至300mg/L
(7)講解后的有機物在曝氣充養時被好養池的好養微生物講解為CO2和水,COD含量下降至100mg/L以下
(8)對好氧池出水含有剩余生化污泥和脫落的生物碎片進行泥水分離,池底的污泥打到厭氧池和好養池,部分打到污泥池,經壓濾后直接外排。經二級沉淀池自然沉降后,上層清液的廢水COD小于100ml/L,ph6.5~8.5,SS小于20mg/L,完全達到國家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從而實現循環利用,環保生產。
以上就是食品級碳酸鈣生產過程中的廢水處理與循環利用的相關內容了,謝謝閱讀!
上一條:輕質碳酸鈣與重質碳酸鈣有什么不同 下一條:碳酸鈣在橡膠中的應用